Accumulator(累积期权)这种金融衍生工具被港人戏称为“Ikillyoulater”(我迟些杀你),它给投资者带来的阴影依然未散。据报道,和Accumulator相关的诉讼依然不断,内地富人误入这一圈套、散金上千万者也不在少数。
财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尽管有人质疑某些内地富人的资产有“原罪问题”,因此在累积期权上吃了大亏却不敢声张,但我们更愿意相信大部分的财富来源于经营和创造。这些资产本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却在短短时间内灰飞烟灭,不能不让人扼腕。
投资于自己熟悉的领域,应当成为一条基本的理财纪律。即使该领域不是本人所擅长,但也应该了解起码的常识。在累积期权的游戏中,很多投资者看到的是眼前的“无风险套利”,以及私人银行尊贵的光环,却对“迟些杀你”的游戏规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些往往用英文表述的衍生产品说明晦涩难懂,这本身就应该引起警惕。
这里举一个正面的例子,让企业家马化腾现身说法。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一位当初给了这位帅小伙一大笔投资的IDG合伙人对他赞不绝口。而另一位香港的基金经理也由衷佩服马化腾的实干精神:“我们去腾讯调研,问马先生为什么公司账上那么多现金,打算做什么用?马先生的回答是,投资自己。”腾讯公司此后多次在香港市场回购自己的股票。
在市场大幅下跌的背景下,腾讯此举有提振股价的意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腾讯把账上的现金用于回购公司股票,也体现了其对自身发展的信心,那么“投资自己”当然是最佳的选择。
我们大多数人很难有马化腾和他的腾讯公司那样“投资自己”的机会,但是形成一个自己熟悉的投资领域则是可以做到的。如果能悉心耕耘,再假以时日,这块“自留地”一定会有理想的回报。
一位深圳的女性职业投资者曾告诉CBN记者,她的生活里除了炒股,就是读书和参加各种投资方面的论坛及讲座。她很敬仰巴菲特,于是买了一股伯克希尔的普通股,专程赴美国聆听巴菲特的答问。她不会买阳光私募产品,但是对于同在深圳、颇为成功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她也总是虚心求教。大量的阅读加上广泛的交流,让这位交易员出身、没有科班背景的普通女性,在2005年以来每次大的市场起伏中都立于不败之地。而她投资的品种也很简单:A股、H股,以及一些特定的认购权证。
复杂的结构性和衍生产品,已经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完全露出了其狰狞的面孔。而那些A股和H股市场最基础的投资产品——公司股票却在今年的反弹中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所以忘记一夜暴富的梦想吧,花点时间研究我们家门口这些企业的基本面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