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重要新闻点评
李克强:中国经济进入提质增效升级新阶段
肖钢:IPO注册制草案年底出台
3月CPI今日公布或涨2.5%
二、主力动向曝光
主力大举扫货两大板块
20多亿资金净流入券商股
80亿资金继续进场 蓝筹盛宴添底气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贝因美:股权激励落实为未来发展添动力
牧原股份:猪价进入底部区域 可适当布局
兴业证券:业务布局清晰 投资机会突显
一、重要新闻点评
李克强:中国经济进入提质增效升级新阶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上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亚洲发展新未来》的主旨演讲。来自亚洲、非洲等52个国家的政界、工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参加开幕式。
李克强在演讲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艰难。亚洲是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亚洲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
李克强就新形势下如何发掘亚洲发展动力提出三点看法:
第一,坚持共同发展的大方向,结成亚洲利益共同体。亚洲国家要继续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把经济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互助力,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第二,构建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形成亚洲命运共同体,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产业深度合作、优势互补。第三,维护和平发展的大环境,打造亚洲责任共同体,积极探讨建立亚洲区域安全合作架构。
李克强说,中国经济已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爬坡过坎,还要行稳致远,续写"中国故事"新的传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简评:根据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的我国未来三大发展动力畅想,未来我国将要向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动力;向改善民生要动力。很明显,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发展重心都将延续最近几年的新兴经济领域转型方向前行,由此可以判断,创业板、中小板仍将是未来我国资本市场的重头戏!
肖钢:IPO注册制草案年底出台
IPO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注册制与核准制相比,发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对社会资源耗费更少,资本市场可以快速实现资源配置功能。
4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IPO注册制改革草案年底出台。对于目前市场上关于新股发行暂停的猜测,肖钢表示这是因为上市公司集中发布年报所致,等到上市公司年报陆续出来,(新股发行)就会按照程序走了。
简评:昨日,证监会主席肖钢的一番话引发了市场对IPO近期重新开闸的猜想。肖钢在参加博鳌论坛时对媒体表示,新股发行并没有停,只是因为企业集中发年报而自然停止。等到上市公司年报(4月30日结束)陆续出来,(新股发行)就会按照程序走了。也就是说,5月IPO将重新启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肖钢还表示IPO注册制度草案将在年底出台,意味着未来中小企业上市将彻底改变目前形态,更加自由化和透明化,也意味着投资者需要化更多的精力去区别新上市公司中孰优孰劣。
3月CPI今日公布或涨2.5%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程安排,今天将公布3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对于3月CPI涨幅,多数机构预计同比涨幅会明显回升,可能达到2.5%。专家分析,3月份主要食品价格以下降为主,但是翘尾因素等使得CPI回升;预计一季度CPI涨幅为2.3%,温和可控,还谈不上通胀,但二季度涨幅会有所扩大。
简评:3月CPI将快速回升至2.5%,反映出我国经济并没有市场预判中的那样冷淡。不过CPI离3%的通胀警戒线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央行还不太可能出台系列调控措施,更可能是保持观望态度。不过如果今年下半年通胀压力继续加大,央行宏调方向则有转向可能。由此可以推断,今年央行调控仍以中性偏紧为主要方向。
二、主力动向曝光
主力大举扫货两大板块
周四午后两市股指呈现出快速飙升的格局,盘面上来看,锂电池、特斯拉、土地流转等概念题材股轮番上涨,银行、证券等权重板块表现强势力挺股指,从即时资金流向数据、即时板块资金流向数据来看,证券、保险板块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5亿、4亿。
证券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第一。分析认为,未来个股期权业务每年可给券商行业带来45亿-90亿元人民币的手续费收入,且做市和交易的市场机会在市场初期将尤为丰厚。
保险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第二。或因为证监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管委员会昨日中午发布联合公告,表示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人民币,沪港通正式启动需要6个月准备时间。随着沪港通的推进,A股的估值体系将重建,这将给中小盘个股带来估值压力。(温州商报)
20多亿资金净流入券商股
昨日早盘两市大盘窄幅整理,午后震荡上扬,最终双双以大涨报收。沪深两市昨日共成交2531.4亿元,量能比周三大幅放大,资金大举加仓的迹象十分明显。
昨日两市资金净流入28.36亿元,主要集中在券商、保险、工程建筑、银行、运输物流等几大板块。其中,券商板块居昨日资金净流入首位,净流入20.38亿元;净流入最多的三只个股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分别净流入10.55亿元、2.48亿元、2.42亿元。保险板块居昨日资金净流入第二位,净流入8.75亿元;净流入最多的三只个股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分别净流入4.35亿元、2.82亿元、1.47亿元。工程建筑板块昨日资金净流入5.80亿元,列第三;净流入最多的三只个股为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分别净流入1.82亿元、1.68亿元、0.85亿元。
不过,在保险股和券商股获得主力资金青睐的同时,房地产、化工化纤、医药、计算机、商业连锁等几大板块却呈现资金净流出的态势。其中,房地产板块居昨日资金净流出首位,净流出12.84亿元;净流出最多的三只个股为廊坊发展、保利地产、万科A,分别净流出2.26亿元、1.32亿元、1.32亿元。化工化纤板块居昨日资金净流出第二位,净流出3.86亿元;净流出最多的三只个股为新安股份、上海家化、恒天天鹅,分别净流出0.84亿元、0.35亿元、0.34亿元。医药板块昨日资金净流出3.29亿元,列第三;净流出最多的三只个股为鲁抗医药、天士力、九安医疗,分别净流出0.45亿元、0.41亿元、0.38亿元。
上述资金流向数据说明,当前A股市场中的蓝筹股因受到政策和题材的不同刺激,开始受到增量资金的关注。一方面,伴随新政不断出台,不同的受益板块此起彼伏,先后走强,如此前的优先股受益板块,昨日的AH股通联受益板块等。另一方面,蓝筹A股普遍具有的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特征,也足以提升中长线资金的关注力度。因此,越来越多的蓝筹股近期均呈现资金净流入的态势。(北京晨报)
80亿资金继续进场 蓝筹盛宴添底气
作为节后的首个交易周,市场在稳增长预期渐浓的支撑下不断出现大幅拉高的行情,其中蓝筹股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军。目前来看,蓝筹股上涨的呼声正盛,利好政策的出炉也对蓝筹风的续刮起到了一定的刺激,因而两市出现了久违的资金持续流入的情形。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种种迹象显示出政策利好会加码,这无疑会促成市场阶段性的反弹,短期市场风格或偏向蓝筹股。不过,拉长时间来看,新股密集发行重启、以及各类信用风险的随时爆发,都有可能中止反弹,投资者需且炒且珍惜。
进"沪"出"深" 80亿资金继续进场
在市场的一片质疑声中,以金融股为首的蓝筹股不断拉高,进而令沪指成功突围2100点大关。
昨日两市主板指数的再度拉高,与李克强关于推动沪港互联互通的表态时间基本一致,港股中资券商股的集体暴涨,迅速扩散至整个金融板块,进而带动内地金融股大涨。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大涨29.06点,涨幅为1.38%,报收2134.30点;深成指全日也上涨51.95点,涨幅为0.69%,报收7563.20点。
从资金流向来看,沪深股市主力资金昨日继续出现资金净流入的格局。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沪市A股资金净流入106.31亿元,深市A股资金净流出26.03亿元,两市资金合计净流入80.28亿元。
从行业表现来看,昨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涨声一片。其中,申万非银金融、建筑材料、建筑装饰、交通运输、钢铁及食品饮料指数涨幅居前,全日分别上涨5.25%、2.48%、1.87%、1.68%、1.51%及1.37%;相对而言,房地产及化工指数逆市下跌,全日分别下跌0.69%及0.04%。
昨日的资金流向情况与行业表现基本一致,只是资金净流入的行业比预期要少。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申万金融服务、建筑建材、交通运输、交运设备及信息服务等板块资金净流入额居前,全日净流入额分别为69.39亿元、25.77亿元、9.27亿元、8.40亿元及8.16亿元。相较而言,房地产、化工、医药生物、家用电器及信息设备等板块遭遇资金的净流出,净流出额分别为25.87亿元、10.20亿元、7.57亿元、4.00亿元及2.94亿元。
政策利好频出台 蓝筹盛宴添底气
不同于节前蓝筹阵营打一枪换一炮的游击战法,节后蓝筹股的上涨似乎更有组织性及计划性。一方面,稳增长的预期不断升温,市场预期稳增长的举措会进一步出台;另一方面,制度性的利好也超预期推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市场的交投热情。除此之外,多头代表国泰君安高调喊400点反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蓝筹热添材加薪。
至少从目前来看,此次的蓝筹躁动暂时摆脱了此前一日游的惯性,不仅如此主力军也从地产股变成了更有号召力的金融股。接下来,蓝筹盛宴的继续演绎,当然需要更多利好政策的支撑;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系列的举动已经点燃了蓝筹股的炒作热情,市场交投氛围正在大幅度转暖。
正所谓人心思涨,在市场交投情绪已然被激活之后,蓝筹股大概率会惯性继续冲高。更何况目前这一市场环境又有利于蓝筹行情的继续演绎。毕竟,目前恰好处于市场预期稳增长举措会进一步加码而管理层对稳增长的效应也暂时会边走边看的阶段,也就是说,短期稳增长举措能否进一步加码,很难得到实质性的验证。因而这种短期预期的无法证伪,反而会借助高涨的情绪进一步推高反弹,因而短期投资者不宜过度悲观。(中国证券报)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贝因美:股权激励落实为未来发展添动力
事件:贝因美公布2013 年年报,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61.2 亿元,YOY14.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2 亿元,YOY41.5%;EPS 为1.13 元,符合我们的预期。其中2013Q4 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8 亿元和2.2 亿元,YOY 分别为-5%和8%。此外,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行权价格为27.5 元,行权条件为:(1)以2013 年为基准年,2014-2016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不低于23%、53.75%、99.88%;(2)以2013 年为基准年,2014-2016 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不低于15%、32.25%、65.31%。
对此,我们的点评:
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稳健: 2013 年,"乳业新政"陆续出台,行业改革风起云涌,公司拥抱变革、积极创新,巩固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的领先地位,2013 年实现奶粉业务收入57.2 亿元,YOY15%;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公司婴幼儿营养辅食业务收入有所下滑,2013 年米粉收入1.7 亿元,YOY-5%;
20134Q 毛利率下滑较多,主要源于7 月行业集体降价以及乳清粉价格持续走高:去年7 月行业龙头集体降低奶粉出厂价,使得毛利率在4Q 承压,同时去年下半年开始乳清粉价格持续走高,两个因素累加使得公司4Q 毛利率从66%下滑10pct,至56%;拖累全年毛利率从65%下滑到61%;
股权激励计划落实为未来发展添动力:此次股权激励隐含的未来三年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速分别为26%和18%;涉及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人员等,共计950 人;股权激励落实有望增强管理层对业绩的诉求,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的表现。
展望2014 年:看好景气度较高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在政策推动行业整合的背景下,公司适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激发团队的活力,提高营运效率,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和投资建议:预计2014-2016 年收入YOY分别为20%、21.7%、21.7%;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4%、23.8%和18.1%,EPS 分别为1.31 元、1.63 元和1.92 元,12 个月目标价33 元,对应20X15PE,维持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乳清粉成本上涨超预期、食品安全问题。(安信证券)
牧原股份:猪价进入底部区域 可适当布局
销量继续增长,但因猪价下降、成本上升,2013 年业绩出现下降
2013 年公司销售生猪130.68 万头,同比增长42.41%,继续处于扩张趋势。公司2013 年业绩下降主要是由于猪价下降及养殖成本上升。
由于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而消费需求略有下降,2013 年生猪均价低于2012 年水平。预计牧原股份2013 年生猪销售均价约14.5 元/公斤,较2012 年略下降约2%。养殖原料玉米、豆粕、小麦价格持续上涨,加上固定资产折旧、员工工资增加等因素,公司生猪养殖毛利率跌至19.82%,较12 年下降8.25 个百分点(其中商品肥猪毛利率下降6 个百分点).
猪价持续下降,2014 年一季度业绩亏损在预期内
猪肉价格自12 月中旬下跌至目前的约10.56 元/公斤,猪粮比已降至4.6。伴随生猪价格的下降,生猪养殖行业从1 月初开始亏损,3 月份初已进入深度亏损,目前头均亏损已超过300 元/头。这波生猪价格下降的特点是下降幅度大、且较快进入深度亏损。牧原股份一季度业绩出现亏损是在预期之内的,公司预计亏损4500~6500 万元。
预计二季度生猪价格将可能回升,周期拐点看亏损持续时间长短和母猪淘汰进度
生猪养殖行业已经进入深度亏损,预计价格下降空间有限,目前生猪价格已经进入筑底阶段。截止2 月底,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为43416、4869 万头,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24%、3.74%,环比分别下降了0.9%、0.79%,已经持续5 个月下滑。由于生猪价格超预期下跌及后期亏损,自12 月开始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降低,目前仍处于观望状态,而生猪养殖需要4~5 个月的周期,预计二季度生猪供应将略降低。综合消费需求、供给因素看,预计猪价将可能会二季度回升。
下半年行业拐点能否出现,主要还在于亏损持续时间长短和母猪淘汰进度。目前由于持续的亏损,少数部分地区已经出现淘汰母猪的现象,但淘汰进度比较缓慢。按照以往的规律,生猪养殖企业连续深度亏损4-6 个月,能繁母猪淘汰进度将加速,将可能迎来下轮上涨周期。但若结合二季度因供需可能出现的回升,认为目前阶段可适当布局。
给予"增持"评级
假设公司14~16 年生猪出栏量分别为185、255、355 万头,商品肥猪的销售单价分别为6.6、7.6、7.5 元/公斤,预计公司14~16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98、6.29、7.86 亿元,EPS 分别为0.83、2.6、3.24 元,对应的PE 分别为38、12、10 倍。公司是自育自繁自养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成本优势明显,未来公司规模将继续保持扩张趋势。生猪价格已经处于底部区域,预计二季度生猪价格将可能回升,可适当布局,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若产生疫情或者猪价不如预期,将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国海证券)
兴业证券:业务布局清晰 投资机会突显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师(缴文超)4月10日发布兴业证券(601377)的研究报告。
投资要点
事项:兴业证券2013年营业收入31.04亿元,同比增长2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73亿元,同比增长41.3%,EPS0.26元,期末每股净资产5.0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
平安观点:
经纪业务受益整体交易量回暖
公司经纪业务收入11.3亿,同比增长35%,交易量回暖是主要原因。其中,股基市场份额1.58%,同比略有下滑,佣金率从万分之7.8下滑至万分之7.4.
受益再融资和债券承销大幅增长,投行收入逆势增长
13年兴业证券投行业务净收入3.65亿,同比增长78%。主要原因是13年公司股权再融资和债券承销规模大幅增长,承销业务净收入2.89亿,同比增长69%。投行业务在IPO暂停的情况下因而实现逆势增长。目前,公司已发1个IPO项目,过会项目1个,储备待过会项目17个。
自营业务风格稳健,收益率相对稳定
公司自营资产中债券比例接近75%,尽管13年下半年流动性紧张导致债券收益率下滑,但公司相对较好的控制住自营风险,各项投资均取得正收益,自营业务收益率达到6%,收益率相对稳定。
创新业务增长迅速,资本中介利息收入占比达到11%
公司13年底两融规模42.16亿,同比增长174%,以两融为代表的资本中介业务利息收入占比从12年的3%上升到13年的11%,实现了高速增长。公司营业部主要分布在上海和福建,客户质量较高,为公司开展此类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基础。
管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费用增长合理
公司在收入同比增长22%的情况下,管理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13年仅增长12%,从而使得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长,费用控制效果比较好。
投资建议
公司把现有业务划分为私人财富业务、机构客户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投资与资本中介业务符合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预计各块业务有望持续保持较高速增长,预计14~15年EPS0.33/0.42元,PE29/23倍,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网络券商的冲击,IPO开闸影响二级市场交易量。(平安证券)